查询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年度绩效任务 > 2017年绩效任务

中关村管委会2017年度绩效任务三季度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6日    信息来源:系统管理员                          字体:                          

  (一)进一步拓展和优化中关村科学城发展空间,积极承接国家实验室、“两机”专项等重大项目,在前沿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双创平台建设和环境服务提升等方面实施一批项目,发挥中关村科学城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1.推动建立科学城工作机制。按照北京科创新中心的实施方案和“一处七办”架构,组建中关村科学城专项办,组建综合协调、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创新和空间拓展优化四个工作组,建立项目一对一联系机制;成立了科学城建设领导小组,组建由各创新主体参与的共建联席会,形成专项办日常工作机制。制定了《中关村科学城重点建设方案》,按照量化、细化、具体化、项目化的要求,将重点任务(项目)落实到位。建立科学城项目储备机制,实施科学城项目清单动态储备更新。研究科学城支持政策,将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支持条款列入《365台湾备用网址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2.推进中关村科学城空间优化提升工作。专题研究,提出空间优化提升思路,完成中关村科学城空间优化提升思路建议报告,并按市领导要求推动编制中关村科学城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针对市属单位、海淀区属单位和街道乡镇、中关村分园、特色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调研走访和现场踏勘。

  3.积极开展项目对接走访,推动项目建设。科学城专项办主要领导同志带队深入高校院所、领军企业走访调研,了解项目进展和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围绕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开展需求对接交流,推进部分前沿核心技术项目入驻“中关村前沿中心”。同时,征集2018年新增项目,筛选出2个任务和15个重点项目拟列入储备项目清单。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园等10个特色创新园工程建设和13个前沿核心技术项目和5个双创平台建设进展,每月督办工作进展情况。

  4.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和存量资源空间盘活利用。按照中关村西区综合交通治理总体解决方案、中关村西区夜景照明方案、视觉系统提升方案、静态交通治理方案等对大街进行优化提升,同时增加创新功能导入,中以创新中心、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等陆续签约挂牌。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项目申报、尽职调查等工作,拟支持科学城瑞萨半导体闲置厂房改造、西三旗建金商厦盘活改造、中关村国际创新大厦等一批项目。

  5.推进大上地交通优化工作,配合市交通委完成13号线和16号线之间中运量轨道交通方案,推动完成后厂村路大修方案和上地东路与上地三街交叉口疏堵项目设计方案。

  6.组织召开了科学城专项办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7.下一步工作。一是抓紧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发展提升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推动空间优化提升。二是加快推动科学城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大对重点产业项目跟踪对接服务,协调解决项目问题,加强项目储备,实现项目动态更新。三是加强与其他专项办,尤其是“三城一区”的联动,发挥对全市科创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带动作用。

  (二)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在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技术与资本结合等方面探索新的改革举措。

  1.研究推动中关村新一批先行先试政策。一是在税收、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检验检疫等方面梳理形成10项新一批政策建议。二是落实陈吉宁代市长6月4日到中关村调研科技创新工作时的指示精神,研究起草了《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重大政策需求》,并已报市政府专题会审议。目前已按照会议精神进行了研究论证和修改完善,形成了争取国家支持、推进落实现有国家政策、北京市级层面3个方面的7项重大政策需求。

  2.与国家部委和市相关委办局加强对接,深入开展政策研究论证。一是与财政部多次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等6项财税政策,按照财政部要求,在财政、税务、科技、民政、统计等部门支持下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测算,研究起草并持续完善政策论证报告,目前已将政策论证报告提交财政部税政司;二是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反馈意见,会同北京国检局研究完善国检试验区各项政策措施,并初步研究编制了试验区建设方案。

  3.加大统筹力度,有序推进先行先试专项办各项工作。牵头研究提出《全面创新改革与中关村先行先试专项办工作方案》和《全面创新改革与中关村先行先试专项办委内工作方案》,设立了总体协调、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8个工作组,建立了工作调度会、统筹督办等工作机制。专项办成立以来已召开三次全体会议,组织参与工作对接推进会60余次,定期调度、梳理专项办各项任务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已报送专项办进展信息20余条、大事记百余条。

  (三)做好产业对接协作,引导产业项目向曹妃甸示范区等地转移集聚,推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特色鲜明的创新服务平台。

  推动跨区域产业协同。我委梳理中关村有意愿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发展的企业、科技金融机构等主体数十家,组织对接活动4次,涉及企业共计34家。7月7日、8月4日,分别组织中关村发展集团金融板块8家相关企业、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11家成员企业深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对接。8月14日,组织中关村智造大街考察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双创助协同”展区中,深之蓝、威努特、博翱经纬等滨海中关村园企业参展,受到各级领导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9月22日,我委组织用友、华夏幸福等14家企业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举办高端人才对接交流活动。

  下一步工作,我委将持续推进滨海中关村园的相关工作,一是根据滨海中关村园发展的实际需要,与滨海新区共同研究支持滨海中关村园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联合滨海中关村园管委会,组织中关村企业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开展产业对接活动。

  (四)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石墨烯等基础前沿研究。

  1.面向全球启动了2017年度中关村前沿项目挖掘工作,自荐或通过各个渠道推荐的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前沿颠覆性材料(含石墨烯)等领域(以下简称“前沿领域”)项目近200项。截至目前,通过3场路演,筛选出15家2017年度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入选企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拥有重大颠覆性原创核心技术,并属于全球或国内首创;二是获得了资本的强力青睐,15家企业平均成立约3.5年,总估值超过了183亿元,其中6家企业估值超过10亿元;三是聚集了一批顶级领军人才,15家企业中近90%的企业负责人拥有领军企业高管或海外留学背景。

  2.支持企业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组织前沿领域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园区以及投融资机构开展交流,研究了60余项企业具体需求,包括人才、专利、空间、资质认定、与央企对接、宣传展示等;组织前沿领域企业参加“APEC商旅卡等国际化政策宣讲与培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税收筹划业务培训”“中关村创新能力建设政策宣讲暨前沿技术企业商标工作培训会”等业务交流与政策培训活动。

  3.组织寒武纪、地平线、科信美德、固圣生物、芯视界等百余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前沿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企业参加2017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展示了包括深度学习芯片、无人驾驶汽车、石墨烯冰刀等一批高精尖、硬科技项目,代表了北京科技创新的最新发展和最高水平,也充分体现了“双创”促进社会进步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活动周期间,参观及参加北京会场主题展览总数近50000人次。

  4.启动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并于9月19日在“双创周”上举行启动仪式。大赛拟围绕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新材料等中关村重点布局的前沿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拥有颠覆性原创核心技术的团队和项目在中关村创新创业,并为获胜企业提供金融、市场对接等一揽子服务。大赛启动仪式邀请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创新工场李开复博士进行了主题演讲。

  下一步工作。继续开展前沿项目挖掘和筛选工作,并针对企业需求,组织对接交流会,做好全面服务。

  (五)推进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制度,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一是对首批次申报积分评估的41位申请人完成合规性审查工作,做好专家评估准备;二是启动年内第二次积分评估申报工作,发布通知,受理咨询;三是分别在海淀园、朝阳园、亦庄园、中关村西区、软件园等地举办5场出入境积分新政政策宣讲会,受众人群近千人,同时利用中关村侨创大会、双创周政策宣讲等活动积极宣传出入境政策。截至目前,2017年共出具各类人才出入境推荐函近180份。

  (六)在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引进、支持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创新团队。

  积极支持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工作,市领导带队调研纳米所,会议就院市共建协议、理事会章程、怀柔园区建设、产业化项目等问题进行研究推进。我委将依据纳米所的需求,就产业化项目等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对接。

  (七)深入推进中关村“双创”综合改革试点

  1.研究推动中关村新一批先行先试政策。一是在税收、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检验检疫等方面梳理形成10项新一批政策建议。二是落实陈吉宁代市长6月4日到中关村调研科技创新工作时的指示精神,研究起草了《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重大政策需求》,并已报市政府专题会审议。目前已按照会议精神进行了研究论证和修改完善,形成了争取国家支持、推进落实现有国家政策、北京市级层面3个方面的7项重大政策需求。

  2.深化人才管理改革。一是精准实施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政策。3月,公安部正式批复在北京市实行外籍人才管理改革2项新政,同时批复将中关村自创区外籍人才引进10项新政扩大至朝阳、顺义,已在两区分别建立了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二是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完善外籍人才永久居留制度等10余项改革措施,征求了中组部、公安部、人社部等相关部委的意见。目前已将若干措施报市领导审阅。三是开展了2017年度中关村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共收到41人提交申请材料,并已开展专家评审筹备工作。

  (八)推进海淀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依托高校院所、企业建立专业化“双创”平台,引导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高端化发展。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不断完善创业服务支持政策,促进中关村创业服务机构发展壮大,发布了《365台湾备用网址优化创业服务促进人才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 推动大企业、高校院所双创平台建设。为了深入了解大企业双创平台建设发展情况,调研走访了中电科、创业公社、航天云网等多家优秀双创平台。支持中国钢研成立中国钢研大慧双创基地,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双创工作。

  3. 创新创业集聚区升级发展。中关村创业大街持续升级服务业态,打造以产业创新和全球创新为特征的创新生态圈,已经搭建起包括45家入驻机构、30多家合作大企业、5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数百家法律及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2500多家投资机构、各级政府服务共同构成的完整的创业服务体系。截至目前,中关村创业大街新增孵化项目1900余家,日均孵化1.7个创业项目。获得融资项目达到700多个,融资成功率39%,总融资额90多亿元。中关村智造大街汇聚了中国电子标准研究院、ARM加速器、硬创梦工场、云智造、美国Plug & Play总部等转化平台。中关村“回+”双创社区立足于区域生活环境基础,引入多类型创业服务模式,打造生活、工作一体化的创业社区,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

  4. 提高创业服务精细化水平。为丰富和深化中关村创业服务工作,使社会更全面了解中关村创业服务机构,使创业者更有针对性的选择入驻机构,中关村管委会推出了创业服务机构手册和中关村创业地图,并在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正式对外发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积极组织双创周北京会场“创业新生态”展区工作,为大企业和高校院所双创平台、创新型孵化器、双创社区等创业服务机构及优秀创业项目,提供宣传展示的机会。

  (九)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深化投贷联动、外汇管理改革等试点,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

  1.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听取银行及科创企业意见建议,配合市金融局、北京银监局进一步研究完善《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365台湾备用网址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试行)实施细则》,细化明确投贷联动支持范围和流程,鼓励银行做好投贷联动工作。会同试点银行挖掘并跟踪投贷联动重点项目情况。积极配合试点银行研究投贷联动产品方案,加快开展投贷联动试点业务。

  2.深化外汇管理改革试点。为更好满足中关村企业的跨境融资需求,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和调研各分园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我委与北京外汇管理部共同推进相关业务管理便利化。目前,已会同北京外汇管理部召开了园区和金融机构通报会,并为西城园、顺义园等部分园区企业及机构开展专题政策培训

  3.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配合设立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积极配合研究起草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设立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4.下一步工作,一是将推动试点银行进一步完善投贷联动产品方案,加快开展投贷联动试点业务。细化并推动“投贷联动十条政策”落地实施。二是将继续会同北京外汇管理部和相关分园管委会,深入宣传推进相关业务管理便利化工作,做好跟踪服务,及时总结工作成效。三是完善科技创新基金设立成果转化子基金有关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标准化工作,推进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升北京品牌的影响力。

  1.加强工作统筹规划和沟通协作。研究2017年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工作安排,编制形成折子任务推进预案。委主要领导带队赴市知识产权局进行工作对接,交换工作思路和想法,合力规划和部署下一步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工作重点。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中关村示范区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座谈会,听取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意见建议。配合市知识产权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方案》,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中关村落地。组织召开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和重点示范企业座谈会,宣讲创新能力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听取企业需求建议,建立密切的重点企业服务联系机制。

  2.加强知识产权先行先试工作。全面推动中关村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第二阶段建设,完成中关村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电池、移动设备体感交互、虚拟现实等七个技术细分领域专利分析工作。启动2017年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活动申报工作,促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优质审查资源与中关村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需求深入对接。

  3.修订并印发《365台湾备用网址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政策解读和实施细则,将对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支持,调整为按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数量直接支持服务机构,新增了对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支持,引导和培育知识产权新模式、新业态在中关村集聚创新发展。

  4.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完成2016年支持资金的拨付。组织完成2017年中关村专利促进资金申报、受理和咨询服务工作。完成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专项支持资金申报审核。

  5.研究起草并实施《中关村双创企业知识产权帮扶计划》。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专题培训和一对一帮扶等,支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知识产权保护有力的双创企业群体。走进石龙经开区、普天德胜孵化器、燕山园等分园和孵化器开展了8场知识产权宣讲和培训活动。

  7.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交流。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举办了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专场等3场宣传活动。先后召开“互联网模式下的品牌保护”等4期中关村知识产权沙龙和3期大讲堂活动,支持举办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业务培训班等3场主题论坛和培训活动。支持汇桔集团主办2017全球知商(北京)高峰论坛,探讨交流知识产权工作新理念和新模式。接待民进湖南省委《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机制研究》课题组,交流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推荐和组织创意宝、智融宝及其服务企业参加2017年双创周活动,宣传和展示中关村知识产权创新服务平台和服务。

  8.加强工作调研对接。与密云园、东城园、门头沟园等7个分园区交流对接,走访调研了康辰药业、美中双和、同方威视、康信等18家企业和服务机构,做好分园区和创新主体工作需求对接和精准服务。

  9.下一步工作。配合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提高拥有专利企业数量、提升企业专利质量;支持和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十一)支持中关村企业专利、技术标准、商标、品牌发展。

  三季度完成知识产权领军企业支持资金拨付,完成本项目资金100%支出任务。

  (十二)筹备召开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目前,召开3次需求征集说明会、3次专家研讨会,征集、修改、完善59项技术创新需求;组建专题赛组委会,召开组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赛事公告、章程等文件;筹备并召开专题赛启动仪式,公开发布需求,科技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87家媒体宣传启动仪式和需求情况。 第三季度专题赛事有明显突破,初步摸索出了需求征集分析方法;专题赛组织机构建立,制定了章程等文件,为下一步打下工作基础;解决了赛事经费问题。

  (十三)编印《中关村指数2017》

  充分借鉴国内外创新评价最新进展,梳理国家竞争力指数、全球创新指数等国内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调整思路;结合首都新时期的功能定位和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立足示范区发展的新现象、新业态、新趋势,强化和突出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结构等重要任务,对指标体系框架进行调整完善,形成了“中关村指数指标体系调整方案”。开展指数测算工作,完成“中关村指数2017”初稿,并在双创周启动仪式上发布“中关村指数2017”,下一步将继续对中关村指数2017初稿修改完善,形成终稿。

  (十四)组织园区新闻发布会,组织园区重要活动、重要工作的新闻报道工作。

  截至目前,主要领导已参加新闻发布会1次;新闻发言人已参加新闻发布会1次;安排一带一路、虚拟现实产业园成立、中关村银行、双创周主题展、市属国企和中关村企业科技融合创新峰会、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大赛、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创业大赛、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启动、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竞争力报告发布等采访活动共12次。主要举措:

  1.安排专人负责协调组织对接新闻发布会及采访活动。

  2.建立调研走访长效机制。通过调研积攒采访报道素材,为中外媒体和自有新媒体平台推介调研企业提供充足的储备。

  (十五)按照市委巡视组巡视整改意见和内控评价意见,完善我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加强我委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按市财政要求,完成2017年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完成2018年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工作。

  1.加强内控规范体系建设。印发《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务交通费报销规定》《中关村管委会政府采购管理的实施规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专项委托工作及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2.启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完善工作。

  3.截至9月25日部门预算执行率已达到91%(含怀柔科学城核心区建设项目30亿,纳米能源系统研究所建设项目2亿)。

  4.形成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2018年专项资金预算初稿。

  (十六)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促进集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建立国资监管新模式。市政府于2010年授权我委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国有产权管理机构。2017年,我委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与市国资委协商设立产权登记系统,此系统由我委全权管理。

  2.出台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全面梳理中关村投资中心、中关村发展集团及其下属企业产权登记工作实际情况及工作流程,现已形成《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初稿)》,待主任专题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十七)建立重大项目统筹落地机制,促进一区多园高端化、差异化发展。

  1.研究出台《一区多园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并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涵盖生态园区建设、存量资源盘活利用、人才公租房建设、特色园区建设、重大“高精尖”项目落地、智慧园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等7个重点支持方向,16个支持点。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生态园区建设、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特色园区和创新社区建设等项目申报、尽职调查等工作,拟支持一批项目。

  2.印发《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工作机制》(试行)》。提出完善工作会商机制,建立“一处一园”联系分园机制、统筹调度和落实机制、服务事项反馈和督办机制、园区动态监测和预测预警等工作机制。对各园区年度重点项目初步摸底,初步建立了年度分园重点服务项目台账。研究提出“关于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对接服务的六条保障措施,并已形成报告报市政府。

  3.围绕园区需求组织开展工作会商和产业对接。组织与房山园、延庆园、通州园等郊区分园开展工作会商,组织与各分园开展需求对接,通过调研对接形成各分园项目需求情况表和政策需求情况表。围绕分园特色定位和需求,组织延庆园能源互联网示范区项目、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等重点项目进行对接服务,协调项目立项、招商、引进科研机构事宜。围绕智能制造开展研讨和对接活动,围绕特色园和创新社区建设与亦庄园、东城园、顺义园和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开展对接活动。

  4.推进“高精尖”项目落地。依托全市工业用地科研用地项目联审工作机制,对北京奔驰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建立工作台账,推进项目落地。推动一区多园重大项目信息平台建设,已初步建立了基于GIS的一区多园重大项目更新上报系统。

  5. 下一步工作。持续推进与分园的产业对接。继续完善一区多园重大项目信息平台建设。开展特色园区建设政策研究,推动一区多园高端化、特色化发展。

  (十八)示范区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负责园区内各类协会组织的联系工作。

  1.正在征集中关村示范区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议题。

  2.7月,一是制作完成100份诚信报告并进行公示,召开工作会总结诚信体系建设情况。二是组织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等5家协会参加中关村社会组织座谈会,主管市领导出席会议。三是召开社会组织秘书长工作会,布置2017年社会组织支持资金申报工作,并组织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培训。

  3.组织召开了中关村社会组织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使用培训会和中关村示范区社会组织发展报告中期评审会。

  (十九)推动示范区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科技园区、分支机构,为示范区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立平台。

  1. 已与启迪召开工作会,协助启迪控股做好代表处设立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2. 通过工作会协助启迪在“一带一路”国家布局科技园区。目前,启迪已经与纽卡斯尔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两国双园”项目,并在六月份完成了对目标物业的收购,目前装修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11月举行一期启迪纽卡斯尔中英科技园的开业仪式;协助启迪继续推进俄罗斯科技园项目。

  3.支持中关村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组织企业参加2017迪拜国际能源、环保、水处理展览会并进行资金支持。经过报名申报及项目审核,确定支持对象后,已经在示范区官网公示支持名单。

  (二十)推进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

  一是开展临空经济区先行先试政策研究。结合临空经济区的政策需求,围绕推动政策交叉覆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研究临空经济区先行先试政策建议,探索将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适用范围拓展至临空经济区。二是梳理总结中关村企业适用于新机场建设的新技术新产品。我委结合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项目征集工作,梳理总结出建筑节能、智能微网、人脸识别等领域数百项新技术新产品,为中关村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新机场开展示范应用项目提供技术储备。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推动临空经济区政策创新研究,研究可在临空经济区先行先试的创新政策。

  (二十一)加快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

  已完成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发展基金方案(初稿)的起草,下一步将与滨海中关村园管委会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基金方案。

  (二十二)共建一批特色产业合作平台。

  1.组织企业参与天津的专题推介活动。7月-9月,我委已联合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开展了4次专题推介活动,涉及企业共计34家。7月7日,组织中关村发展集团金融板块企业、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基石基金、北京龙磐投资等企业,深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对接。8月4日,组织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11家成员企业深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对接,促进产业合作和项目落地。8月14日,组织中关村智造大街一行考察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洽谈在天津滨海新区布局智造大街创新平台相关事宜。9月22日,我委组织用友、华夏幸福等14家企业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举办高端人才对接交流活动。

  2.组织企业参与河北的专题推介活动。7月6日,组织北京长风信息技术产业联盟带领中关村地区ICT企业高管代表团一行30余人调研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并参与专题推介活动。9月25日-27日,联合石家庄市政府共同组织20余家中关村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等领域企业赴石家庄参加“2017年中国?石家庄国际投资合作洽谈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论坛暨项目洽谈会”。

  (二十三)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辐射作用

  7-9月,我委进一步梳理中关村有意愿到河北发展的企业、协会、联盟等主体,组织企业参加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专题推介活动。7月6日,组织北京长风信息技术产业联盟带领中关村地区ICT企业高管代表团一行30余人调研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并参与专题推介活动。

  (二十四)提升协同创新平台发展能级

  1.组织中关村中高端企业人才专题对接活动。8月4日至5日,我委组织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医疗设备、建筑设计、机械电子等高科技行业的中关村高端人才一行12人赴张家口市,与张家口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共同开展了“中关村高端人才走进张家口活动”,此次前往张家口市考察交流的中关村高端人才中有6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及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的国内顶级高端人才,为中关村和张家口产业对接,协同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我委已梳理有意愿到张承地区发展的中关村企业数十家,根据张家口方面提供的需中关村支持的相关技术需求,组织相应领域的中关村企业赴张家口进行对接,并开展专题推介活动。目前,我委已完成赴张家口进行技术对接和专题推介活动的工作方案,拟于10月开展技术对接和专题推介会。

  (二十五)提升协同创新平台发展能级

  组织中关村集成电路企业赴石家庄考察对接,举办招商推介活动。9月25日-27日,我委联合石家庄市政府共同组织10家中关村集成电路、节能环保企业赴石家庄参加“2017年中国?石家庄国际投资合作洽谈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论坛暨项目洽谈会”,促进产业对接和项目落地。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